“工匠”,從字面來看,就是工人、匠人的意思,詞典上的解釋就是有技藝專長的人,技藝精湛,匠心獨具。他們勤懇敬業、干練穩重、遵守規矩;他們不斷雕琢自己的產品,不斷改善自己的工藝,享受產品在手中升華的過程;他們用工作獲得金錢,但不為金錢而工作;他們耐得住寂寞、經得住誘惑,將畢生精力奉獻給一門手藝、一項事業、一種信仰;他們執著、堅守、精進,不斷追求極致與完美。
工匠精神是一種在設計上追求獨具匠心、質量上追求精益求精、技藝上追求盡善盡美的精神,蘊涵著嚴謹、耐心、踏實、專注、敬業、創新、拼搏等可貴品質。工匠精神體現于勞動者的價值追求和綜合素質上,落實在產品的質量和生產的各個環節上。
我認為,工匠精神的內涵有三個關鍵詞:一是敬業,就是對所從事的職業有一種敬畏之心,視職業為自己的生命;二是精業,就是精通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技藝精湛,我們熟知的大國工匠,個個都是身懷絕技的人,在行業細分領域做到國內第一乃至世界第一;三是奉獻,就是對所從事的職業有一種擔當精神、犧牲精神,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不急功近利、不貪圖名利。
因此,要成為“工匠”,須有鉆研的力量。做事情講究的是熟能生巧,當你能夠把一件事情不厭其煩的重復做,用心積累經驗,就具備了生巧的潛質。這其中當然需要有一顆堅韌恒心,經過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過程,才可能呈現出完美的產品。要成為“工匠”,須有奉獻的力量。將所從事的職業轉變成自己的事業,古往今來的大師無不懷著這樣的價值理念來推動自身在各自領域的進步。
我身邊有很多敬業奉獻,耐得住日復一日的繁重工作,鉆得進繁瑣普通的試驗步驟的人。左松林,是我們檢測公司的副經理,有段時間我和楊寧,楊主任,總是帶著瀝青混合料去公司做試驗。那個時候,只要我們一來,公司里面得空的不得空的,都會過來幫忙。那時,我驚訝于左經理對每個儀器的熟悉程度,他們就像他的老朋友,他清楚的知道各個儀器設備的特性,甚至有些儀器上配備的特定的小扳手,他也能夠很快的說出存放的位置。
袁冬梅,因為另一半常外地,需要獨自照顧小孩,要兼顧工作和家庭實屬不易??蛇@樣的困難,絲毫沒有影響到她在工作中的表現,面對挑戰,她經常自行加班,趕制標書,在一次又一次的重復試驗中,袁姐手的大拇指都變形了,可她一點也不把這個苦和累放在心上,依舊敬業奉獻,并關心愛護周圍的同事,對人和善,助人為樂,能很好的消化工作任務和工作壓力,時刻以微笑面對他人,幽默的性格,感染著周圍的所有同事。
還有另一位檢測的老員工,汪軍琴,我也十分佩服。瀝青試驗大家最不愿意接觸的試驗了,氣味難聞不說,溫度還特別高,開啟烘箱門的瞬間,熱浪撲面,雙手時常要帶兩層手套,而且不注意就會被燙到,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汪姐甘居眾人所惡之地,刻苦鉆研試驗步驟,成為了我們心目中的瀝青試驗專家。她對待工作精益求精,對于別人提出的問題總是耐心解答,詳細指導,她解答得透徹,有時直接把公式給你,并分解給你看如何計算。汪軍琴、袁冬梅兩位同志在去年檢測公司的CMA資質和乙級資質的評審中,擔當重任,功不可沒,汪軍琴同志那時還是位即將生娃的準媽媽,為了檢查各項儀器配件,經常跑上跑下,那時正是她最應該得到照顧的時期,可汪姐并沒有為自己爭取相應的優待,反而要比別人付出的更多。就在評審當天,汪軍琴同志剛出生的兒子還沒有滿月,產假當中,對于公司給予的任務,沒有任何推辭,一早帶著寶寶來到公司附近找了個住處,安頓好以后,就投入到配合專家組檢查的工作中。
其實讓我們感動的不只他們,檢測大家庭里的每個人,都曾打動過我,認真投入工作的人,身上總是會有一種光環,全心的投入,不只是對公司,更是對當下自己的一種最好的交待。工作給予我們鍛煉身心的機會,工作給予我們體現價值的平臺。從個人、社會到國家,都需融入務實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不是口號,它存在于每一個人身上。只有建立健全有利于工匠精神養成的制度體系,牢固樹立滋養工匠精神的價值體系,促進員工在實踐中發散思維、大膽創新,不斷探尋新方法、新手段,才能不斷提升工作水平,為行業發展貢獻力量。(陸菲菲)
匠心精神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