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朱熹說,“敬業”就是專心致志以事其業,即用一種恭敬嚴肅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這是工匠精神的重要內涵之一,同時也提現了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道路是連接一個國家城市與城市之間重要的樞紐。一個地方,倘若沒有能通車的路,那么這個地方的經濟水平一定不高,常言道“要想富,先修路”雖然是一句俗語卻道出了經濟發展的前提就是道路建設。隨著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以來,我國的公路建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踏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的同時也促進了國家經濟的發展。
我,是虹橋三分公司的一名員工,只是平凡人中的一個小人物,卻有幸成為道路建設的一員,見證了一個個平凡人身上的工匠精神,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發揮自己的亮點,敲打自己不平凡的生活……
六月盛夏,透藍的天空中灼熱的太陽炙烤著大地。夏天是工作的一大挑戰,高強度的作業,連續的高溫,為本來就辛苦的工作更添艱難,但我卻看到工友們仍然全神貫注地進行著瀝青攤鋪施工,投料車、壓路車、灑水車,來回穿梭。剛剛鋪設的瀝青路面,里層溫度有170℃,表層溫度也在140℃。即使這么高的溫度,鋪設瀝青路面的工序也不能停止,七八個筑路工人們,個個汗流浹背,揮汗如雨。五十歲左右的王師傅站在投料車上,每用鐵鍬托平一次邊角的瀝青,就要擦一下臉上如豆大的汗珠。瀝青澆灌全是煙霧并且伴隨著一股嗆鼻的味道,盡管知道這些味道是有害健康的,可是他們不會退縮,依舊堅守好自己的崗位,為城市擁有暢通無阻的道路做出自己的貢獻。烈日下的英雄們所體現出的不正是十九大所頌揚的敬業精神嗎,沒有他們的付出,公路建設也不會發展的如此迅速。
作為一名監理人員, 我雖然沒有真正的去蓋過一磚一瓦, 但是我每天的工作都離不開筑建工人, 我親眼所見他們工作的辛勞, 我親自感受過工地的高溫環境的惡劣。 鷹把向往與希望寫在天空中,寫在展翅的瀟灑中,我們交通人,也一樣。既然是鷹,就要搏給天看,既然是交通人,就要把青春奉獻給路建。
臘梅傲雪笑盈盈,卻不知,其中幾許甘苦才有甜。在工作中,公路人多少次報驗 旁站而犧牲清晨 晚上的休息時間,多少次為維護現場的正常施工而放棄與親人相聚的機會。面對親戚好友的誤解,他們也曾苦惱;面對施工方個別人的恐嚇,他們也有害怕,但卻不曾退縮;面對金錢的誘惑、人情的壓力,他們也曾斗爭,但卻沒有屈服。因為他們深知,他們代表著監理行業的形象。
作為一名年輕的公路人,我們怎樣正確樹立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怎樣真正做到“助民于情、責任于行”?這值得我們認真的思考。我的崗位是平凡的,愛崗敬業,做好本職工作,為公路事業奉獻自己無悔的青春,就是最大的夢想和期望!雖然沒有驚天動地的業績,也沒有世人皆知的榮譽,卻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塑造了一種不平凡的敬業精神。此刻,我想到了一段話:“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粒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最小的一顆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你生活的崗位?”這是雷鋒日記中的一段話,它告訴我們無論在什么樣的崗位,無論做著什么樣的工作,都要發揮最大的能力,做出最大的貢獻。今天,再重新體會這段話的含義,聯系到我們的實際工作,便發現它被賦予了更深刻的內涵,那就是青春奉獻給公路,我無怨無悔!“上崗一分鐘,干好六十秒”,我們心中永遠堅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無私奉獻,無怨無悔,這就是我們交通人追求的宗旨?。ㄙR思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