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工匠是一種機械重復的工作者,其實工匠有著更深遠的意思。他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氣質,是堅定、踏實、精益求精的代名詞。工匠不一定都能成為企業家,但大多數成功企業家身上都有這種工匠精神。
當下,“中國制造”正在向“中國智造”強力邁進,我們要補上“工匠精神”這一課,讓它為中國騰飛,做出積極擔當。并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本職工作,每天不停的重復的工作,每個人都會厭煩,覺得工作沒有一點挑戰性,都是會累,都會抱怨,工作忙,工作苦,這工作不歸我管……從而我們會慢慢變得馬虎、懶散等等,對工作不認真負責的狀況屢屢發生,可是發生之后,更多的事情還是等著自己來踏實務實的解決。
“欲速則不達”告訴我們,無論是企業發展還是個人的發展,太強調“快”和“立竿見影”,注定會留下粗糙、浮躁的印記,無法讓人永久記住。因此,需要在踏踏實實方面下功夫:不貪多求快,不好高騖遠,不眼花繚亂,不惜精力,不怕費事,甚至費盡周折沒有收獲也無怨無悔,不輕言放棄,用一步一個腳印的精神,艱苦磨練,產品和技能才能不斷攀越,走向精致。比如“大國工匠”胡雙錢,在自己的行業干了35年,“在車間里,他從不挑活,什么活都干,通過完成各種各樣的急件、難件,他的技術能力也在慢慢積累和提高”。
我雖然從事監理這個行業并不久,但也從最近的工作中學到了很多專業知識。一位從業多年的同事曾經告訴過我‘生活不是為了工作,但工作是為了更好的生活’,這句話雖然簡單,但是卻蘊含著深刻含義,弘揚工匠精神,為國家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也為自己謀求更好的生活品質。
剛從學校畢業沒有多久,在近期的工作中沒有太多出彩的表現,但近期的工作讓我明白必須要始終牢記圖紙,熟知各類規范。精益求精,才能締造優質的產品,認真務實才能修建一流的公路,一絲不茍,才能建成牢固的橋梁,這就是“工匠精神”。
摒棄浮躁、寧靜致遠。也就是所謂的職業心境的從容淡薄:外邊的世界很熱鬧,自己卻不輕易盲從;燈紅酒綠中的誘惑很多,自己卻堅守“初心”,一切“走心”,像田野一樣安靜,像詩歌一樣平和。“靜能生慧”,“靜能生樂”,所以,工匠們才能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到枯燥的專業發展中,擁有不知疲倦的技術性快樂。讓技術發展,由淺入深,不斷飛躍。“大國工匠”毛臘生,是給導彈鑄造外衣的人,在現實生活中,卻“很無趣,甚至連個愛好都沒有,有時甚至連表達都成問題”。“39年,他只做了一件事——讀懂砂子,鑄好導彈”。他將“木訥”當做淡定,將“無趣”當做安靜,浮躁少了,當然就能造就技術的輝煌。
精致精細,執著專一?!渡袝?middot;大禹謨》有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在技術競爭、人才競爭白熱化的當下,要想謀求更輝煌的成果,“差不多的思維”要不得,它會讓自己流于庸俗,止于輕薄、膚淺和粗糙。發展思想不精細,產品就上不了檔次。所以,我們要有 “人有我優”的技術追求,選定一個目標,努力用一生的時間和更多的精力,精心打造,永不放棄,不遺余力,精益求精,甚至用強迫一樣的思維,讓技術和產品“從99%到99.99%”的過程中,迂回推進,不厭其煩,努力堅守,把每一個生產產品,當作工藝品一樣精雕細刻、耐心打磨。久而久之,就能創造出與眾不同的發展奇跡、震撼效應。
如若人人都有“工匠精神”,“中國智造”、“中國品質”,自然就能更上一層樓。(付豪)